近日,央视新闻报道了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案例:上海”筑梦岛App”因AI智能体对话内容存在低俗问题,被依法约谈。这一事件揭示了当前AI聊天软件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据通报显示,以”筑梦岛App”为例,该平台的AI虚拟互动角色设计存在严重偏差,提供包括”校霸、性感人妻、病娇养兄、人格障碍少爷”等带有明显擦边性质和极端倾向的人物设定。这些不良内容不仅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诱导青少年模仿不良行为。
6月19日,上海市网信办依法约谈了”筑梦岛App”的运营企业负责人。相关部门要求平台立即整改,建立健全AI生成内容审核机制,提升技术把关能力,并重点加强未成年人相关内容的管理,切实履行网络保护责任。
央视新闻指出,当未成年人因接触AI聊天软件中的诱导性内容而遭受身心伤害时,相关开发者和运营方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若造成严重后果,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被认定构成故意伤害罪。
同时,如果软件开发、运营方未尽到严格的内容审核义务,放任违规信息传播,将面临法律追究。具体而言:
– 如果AI生成内容涉及色情擦边信息,可能触犯”传播淫秽物品罪”;
– 如果存在非法收集并商业利用未成年人隐私数据的行为,则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这一系列问题的暴露,不仅反映出部分AI产品在内容安全方面的严重缺失,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如何在创新与合规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未来AI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