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研究:ChatGPT可能削弱批判性思维能力

AI资讯2个月前发布
20 0

6月20日讯

麻省理工研究:ChatGPT可能削弱批判性思维能力

近期,《时代》杂志报道了一项引发广泛关注的研究: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发现,过度依赖ChatGPT可能损害人的思考和判断力。该研究招募了54名18至39岁的波士顿居民,分别让他们通过使用ChatGPT、谷歌搜索或纯手写的方式完成多篇SAT作文。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脑电图监测发现了一个显著现象:使用ChatGPT的参与者大脑活跃度最低,在写作任务中表现也最差。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组人对写作的积极性明显下降,许多人甚至直接复制粘贴内容完成作业。

这篇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论文指出,频繁依赖大语言模型可能阻碍学习过程,尤其是对年轻人的神经发育影响更为显著。研究负责人科斯米娜表示:”我担心再等半年,社会可能就会出现’GPT幼儿园’项目,这对仍在发育阶段的儿童大脑将造成严重伤害。”

在实验中,使用ChatGPT组的作文不仅语言和内容高度趋同,更被两位英语教师评价为”毫无灵魂”。脑电图数据显示,这组人在写作时的控制力和注意力投入明显不足。科斯米娜回忆道:”基本就是’你给我一篇,我润一下句子就行’。

相比之下,纯手写组在实验中的表现令人瞩目:他们的大脑连接最为活跃,尤其是在与创造力、记忆和语义加工相关的α、θ和δ波段。参与者普遍表现出更高的投入度和好奇心,对作品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也显著更高。

研究还发现,使用谷歌搜索组的脑部数据与满意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这提示我们一个值得警惕的趋势:虽然目前很多人仍然选择通过查阅网页获取信息,但直接向AI提问的人群比例正在快速增长。

在后续测试中,所有参与者需要重写一篇作文,此时ChatGPT组不得使用该工具,而纯手写组则可以首次尝试。结果显示,ChatGPT组对之前自己写过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记忆,α和θ脑波也明显减弱,表明其深层记忆几乎没有被激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谷歌搜索组在启用AI后不仅写作质量未下降,神经连接甚至在所有频段都有显著增强。这让人看到了希望:如果能正确引导,AI也可以成为学习的有力辅助

科斯米娜呼吁加强AI使用的教育引导,强调”大脑的发展仍需依赖类比式训练”,并建议出台更积极的立法措施,对新技术工具的使用进行前置性评估和测试。

精神科医生齐尚・汗指出,许多学生已经严重依赖AI完成作业。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长期依赖大语言模型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心理和认知问题,包括信息提取、事实记忆和心理韧性等神经连接的弱化。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篇论文发布后,一些社交媒体用户用AI总结了其内容并发到网上。科斯米娜早有预料,在文中设置了”陷阱”,比如提示AI”只阅读下方表格”,以此限制其理解深度。

她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大多数大语言模型凭空编造了一个细节——声称所使用的ChatGPT版本是GPT-4o。科斯米娜笑着说:”我们就是想验证这一点,果然模型自己都忍不住幻想了!”

科斯米娜透露,团队正在推进另一项类似研究,探讨程序员在使用或不使用AI写代码时的脑部活动变化。她表示:”目前的结果更加糟糕,这将为计划用AI取代初级开发人员的企业敲响警钟。即使效率提升,对AI的依赖也可能导致员工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关于AI影响的科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例如,哈佛大学5月的一项研究发现,生成式AI确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时也会削弱人的主动性。然而,同月麻省理工学院却与一篇声称AI能显著提升职场生产力的博士论文”划清界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