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前CEO施密特:AI不会重现互联网泡沫

AI资讯1个月前发布
25 0

7月21日,据《商业内幕》报道,在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期执掌谷歌的埃里克·施密特近日在巴黎RAISE峰会上发表演讲,对人工智能行业是否会遭遇类似互联网行业的”泡沫”问题发表了看法。

自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人工智能领域迎来了飞速发展。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加大投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据市场研究显示,2023年AI市场规模估值已达到1890亿美元,并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增长至4.8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46万亿元)。

作为多家AI公司如Anthropic的投资人,施密特指出,硬件和芯片市场的强劲表现是证明人工智能行业具备长期生命力的关键。他特别提到英伟达在这一领域的重要角色:”你们有庞大的数据中心,而英伟达乐于为这些中心提供所需的全部芯片。”

尽管如此,施密特也承认,与行业内高管的交流中,他也听到了关于”过度建设”的担忧。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但他认为,这不等同于泡沫:”他们会说’自己没问题,其他人会亏光所有的钱’,这种论调听起来很像典型的泡沫言论。”

另一方面,硅谷的技术乐观派则认为,强化学习链的突破将彻底改变世界格局。他们相信这些技术将成为人类发展的关键,并坚信目前的投资和关注力度仍显不足。

施密特并未明确支持产能过剩或扩张受限的观点,而是基于个人经验对AI泡沫的可能性提出了质疑:”在我的观察中,我认为这不太可能是一个泡沫。我们正在经历的更像是一个全新产业格局的形成过程。”

不过,这种乐观态度并非没有争议。华尔街的一些人士已经开始讨论潜在的泡沫风险。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斯滕·斯洛克指出,当前股市面临的泡沫可能比互联网泡沫更为严重,而人工智能正是这场风波的主要推手:”与上世纪90年代的IT泡沫不同,如今标准普尔500指数前十大的科技公司的估值已经远超当年水平。”

总的来说,尽管行业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但施密特的观点为当前AI行业的讨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可能不仅仅是另一个周期性泡沫,而是一个产业格局深刻变革的开始。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