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宣布将于9月30日正式设立”杰里米·科勒动物意识研究中心”,这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对动物意识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该中心获得了4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871.8万元)的巨额资助,将汇聚神经科学、哲学、兽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顶尖学者,共同探索动物是否具备意识这一前沿课题。
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方向是利用人工智能解读宠物的情感和意图。中心主任乔纳森·伯奇教授指出:”虽然破译宠物语言听起来令人兴奋,但目前的AI技术往往倾向于生成讨好用户的答案,而非真实反映动物的内心世界。”这种技术若被应用于动物福利领域,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
以养宠人士为例,很多人在出门前都会担心宠物独自在家的状态。理论上可以”翻译”宠物语言的AI应用可能会带来心理安慰,但其提供的答案很可能只是投合主人心意的内容,并非宠物真实情绪的表达。
伯奇教授强调:”我们迫切需要制定负责任且符合伦理的人工智能与动物互动规范。当前这一领域几近于真空状态。我们的目标是推动建立全球认可的道德标准体系。”
除了宠物交流,该中心还将目光投向自动驾驶技术对动物的影响这一鲜为人知的领域。尽管关于自动驾驶汽车撞人问题的研究已较为深入,但关于这些车辆与动物碰撞的情况却很少被讨论。
中心计划在未来推出一系列具有全球适用性的研究成果、指导原则和行业规范。其研究不仅致力于改善动物待遇,还将深化人类对自身意识的理解,并探索在医疗紧急情况下重新唤醒意识的可能性。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