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利用AI技术助力青藏高原草地植被图高精度绘制

AI资讯2个月前发布
10 0

6月18日,据新华社报道,在6月17日召开的青藏高原草地植被图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王艳芬教授带领的团队正式发布了我国最新绘制的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群系分布图。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青藏高原生态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该地图以极高的精度展示了65种植物群系的空间分布格局。

我国科学家利用AI技术助力青藏高原草地植被图高精度绘制

王艳芬教授指出,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里生态系统以草地为主导,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和生态环境脆弱区。过去40年间,青藏高原的草地植被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有的草地植被图已无法准确反映当前植物群落的真实结构与功能特征。

此次发布的草地植被图采用了1:50万的比例尺。在制图过程中,研究团队创新性地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分析了数万个野外调查样点和上百个遥感数据层的多维信息,成功解决了复杂高原环境下植物群系精准识别与分类的技术难题。该地图首次清晰展示了基于植物群系的草地生态系统空间特征。

据介绍,研究团队共识别出65种不同的植物群系或群系组,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包括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等5个主要群系。

多位参与研讨会的专家表示,这项研究的重要成果不仅在于其精确描绘了植物群系的空间分布格局,更深入阐明了植物碳输入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机制。这一草地植被图的发布,为深入开展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