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全称 Design To Code)是京东推出的设计研发一体化工具,核心功能是将设计稿一键转换为可直接使用的多端代码,实现 “所见即所得” 的开发体验。其名称融合 “Design” 与 “Code”,直观体现 “从设计到代码” 的核心价值,旨在打通设计与开发的壁垒,减少重复劳动,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作为聚焦前端开发的智能工具,DECO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设计稿,自动识别组件、生成语义化代码,并适配多端场景(如 H5、小程序等),已在京东美妆等业务场景中落地,成为设计与开发团队协同的高效桥梁。
- 设计还原偏差大:传统开发中设计稿与最终代码效果存在差异,DECO 通过精准的 DOM 布局与弹性结构处理,实现 “所见即所得”,还原度超 90%,减少 70% 的调整沟通成本。
- 多端开发重复劳动:同一设计稿需为不同端(如小程序、网页)重复编写代码,工具支持一键生成 Taro、React、Vue 等多框架代码,多端适配效率提升 60%。
- 组件识别与复用难:手动从设计稿中提取组件耗时且易遗漏,DECO 通过 AI 自动识别按钮、图片、列表等组件类型,输出组件化代码,方便后续复用与维护。
- 代码语义化不足:开发中 className 命名混乱、结构层级不清晰,工具智能分析设计稿语义,生成规范化命名(如 “coupon”“banner”)与合理区块划分,提升代码可读性。
-
设计稿一键生成代码:
- 支持将设计稿(如京东美妆活动页)直接转换为 HTML、CSS 及主流框架代码(Taro、React、Vue),生成的代码包含完整的布局结构(如 flex 弹性布局)、样式属性(阴影、尺寸、定位),无需手动编写基础代码。
- 实现页面自适应,通过工程化处理构建合理的 DOM 嵌套,适配不同屏幕尺寸,避免多设备显示错乱。
-
AI 组件识别与替换:
-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分析设计稿,精准定位按钮、图片、优惠券区块等组件位置,识别组件类型(如 “满减按钮”“ banner 图”),自动替换为标准化组件代码,输出可复用的组件化结构,减少冗余代码。
-
智能语义化处理:
- 分析设计稿中的内容语义(如 “京东美妆”“满 999 减 200”),合理划分楼层区块(如活动头部、优惠券区、商品列表),生成语义化 className(如 “coupon_txt_wrap”“btn_reduce”),让代码结构清晰,便于后期维护与修改。
-
多框架与自定义适配:
- 支持 Taro、React、Vue 等主流前端框架,生成的代码可直接对接业务场景,无需大幅调整;同时支持自定义 DSL(领域特定语言),满足企业个性化开发需求。
- 精准还原设计:区别于普通转码工具的 “大致相似”,DECO 通过工程化布局处理(如 flex 布局、阴影效果精准复刻),实现设计稿与代码的高度一致,尤其在电商活动页等视觉要求高的场景优势明显。
- 组件化与可维护性:生成的代码并非 “一次性代码”,而是按组件拆分、语义化命名的可维护结构,便于开发团队后续修改与复用,解决同类工具 “生成代码混乱难维护” 的痛点。
- 多端与框架适配:覆盖 Taro、React、Vue 等主流框架,满足多端开发需求(如京东小程序、H5 页面),避免开发团队为不同端重复转换代码,提升跨端开发效率。
- 依托京东场景验证:在京东美妆等实际业务场景中落地,针对电商行业的设计元素(优惠券、商品列表、活动 banner)优化识别与转码逻辑,更贴合电商开发需求。
- 电商活动页开发:如京东 618、美妆促销等活动页,设计稿包含大量优惠券、商品区块,DECO 可快速生成适配多端的代码,缩短活动上线周期。
- 多端应用开发:需要同时开发小程序、H5、App 前端的团队,通过工具一键生成多框架代码,减少重复开发,确保各端视觉一致性。
- 设计与开发协作:设计团队交付设计稿后,开发无需手动测量尺寸、编写基础样式,直接使用生成的代码进行二次开发,减少沟通误差。
- 快速原型验证:产品迭代中需快速验证设计方案,DECO 可快速将原型设计转为可运行代码,加速测试与反馈流程。
对于开发团队,DECO 的核心价值在于 “打通设计到开发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自动化转码、组件识别与语义化处理,将原本需要 1 天的页面开发时间缩短至 1 小时,同时保证代码质量与可维护性。
相比同类工具,其依托京东实际业务场景打磨的技术,在电商设计元素识别、多端适配等方面更具针对性;生成的代码并非 “黑箱输出”,而是符合开发规范的可维护结构,真正实现 “提效不添乱”。选择 DECO,既能提升开发效率,又能减少设计与开发的协作摩擦,是设计研发一体化的理想工具。